利尿消肿:能促进尿液排出,帮助身体排出多余水分,减轻水肿,可用于心源性水肿、肾源性水肿、肝源性水肿等多种水肿情况。
利湿退黄:能清利肝胆湿热,使黄疸从小便而出,改善黄疸症状,对黄疸型肝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。
清肝利胆:有助于促进胆汁分泌,对胆囊炎、胆结石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,可辅助减轻症状,预防病情加重。
降血压:有一定的扩张血管作用,可帮助调节血压,对高血压患者有一定的辅助降压效果。
降血糖:可影响糖代谢,帮助调节血糖水平,对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。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一般用量为 30-60 克;大剂量可用至 90 克;也可烧存性研末服用。
外用:适量,烧烟吸入,可用于治疗鼻渊等。
主治病症与特殊功效水肿:对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,尤其是伴有小便不利者,有较好的利水消肿效果,可减轻水肿症状,促进身体恢复。
黄疸:对于湿热黄疸,能通过利湿退黄作用,使黄疸消退,改善肝功能。
糖尿病:有一定的降糖作用,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,帮助稳定血糖。
胆囊炎、胆结石:能清肝利胆,促进胆汁排泄,有助于缓解胆囊炎症状,对胆结石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,可预防结石增大等。
常用方剂胆道一号方:由金钱草、茵陈、姜黄、鸡内金、玉米须、枳实、广玉金等组成,可治胆道结石、胆道术后综合征。
治疗水肿方:如用玉米须二两煎水服,可用于水肿治疗,且忌食盐。
治疗糖尿病方:玉蜀黍须一两煎服,可辅助治疗糖尿病。
配伍与炮制配伍:与冬瓜皮、赤小豆配伍,可增强利水消肿作用,用于水肿、小便不利;与茵陈、平地木同用,能加强利湿退黄功效,治疗湿热黄疸;与西瓜皮、香蕉搭配,可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。
炮制:将原药除去杂质、衣壳及灰屑,晒干或烘干即可。
副作用导致电解质紊乱:玉米须利尿作用较强,长期或大量使用可能导致钾等电解质流失,引起低钾血症等电解质紊乱情况。
加重虚寒症状:虽然玉米须性平,但对于脾胃虚寒者,长期大量服用可能会加重脾胃虚寒,出现腹痛、腹泻、消化不良等症状。
引起低血糖、低血压:具有一定的降糖、降压作用,低血糖、低血压人群使用可能导致血糖、血压过低,出现头晕、心慌等不适。
过敏反应:极少数人可能对玉米须过敏,服用后出现皮疹、瘙痒等过敏症状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